添加微信:bmzkj01 免费交流解答,并送你一份最新运营推广方案
大杂烩 2022-04-08
中印边界对峙事件已持续发酵一段时间。据印媒报道,7月14日,中印第四轮军长级会谈举行,会谈双方分别是印度第14兵团司令辛格中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司令柳林少,会谈地点是位于中印边境实控线印方一侧的楚舒尔。
据报道说,此次军长级会谈结束后,双方还将在外交层面举行新一轮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
就目前来看,通过前三轮军方高层会晤,中印边境局势逐步缓和下来,两军已经从加勒万河谷等多个对峙点脱离接触,不过班公湖地区仍是僵局中的最大症结。一名印度匿名政府官员表示,由于中方军队在班公湖地区和达普桑盆地等处仍有驻军,“这可能会成为此次会谈的难点”。
据悉,印方要求中国将所有军队从班公湖地区撤离,而中国军队的确也在行动,已进一步减少军事存在。但印度却是“双标”,一边敦促中国撤军,一边在增强军事力量。据印媒报道,印军近期将从美国订购7.2万支突击步枪和“乌鸦”无人侦察机,以及以色列产“萤火虫”微型战术游荡武器系统,充实边境部队军备。另外,据报道,7月3日,印度总理莫迪还突访了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这些行动更加激化了两国紧张关系。
照此来看,尽管目前双方均展现出为紧张局势降温的诚意,但想要快速结束对峙局面,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也不禁让笔者联想起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当年,中印洞朗事件对峙在持续72天后宣告和平解决。并且是先由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在派人员去现场进行确认后,中国军队便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同样是中印对峙,两次的事态发展为何不同?
首先便是领土争议问题。毫无疑问的是,洞朗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洞朗对峙事件的本质是印军非法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领土。因此,无论印军怎么“折腾”,也不能歪曲这个事实。但是,加勒万河谷之争,就显得复杂许多。
确切来说,加勒万河谷之争是由于没有划界的边界留下的纠纷和安全隐患。
1959年,印军“无耻”的向我国西藏境内推进。加勒万河谷被印军占领,印军沿河谷向我国纵深推进了10多公里,并在河谷两侧的山坡上修建了工事。
训练中的解放军战士
1962年10月,解放军收复被印军侵占的领土,其中也包括加勒万河口。1962年11月,为了缓和与印度的紧张关系,我国边防部队主动后撤,与印军脱离接触。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控制线20公里以内地区。包括加勒万河口,我军也退出了。
后来,加勒万河口又被印军重新占领,印军沿河谷前推了5公里,与我军形成对峙。随后又被我军撵了回去,我们在河口山顶设有巡逻哨,监视印军在什约克河军事基地的动向。这就是我军长期防守加勒万河口的原因。
如此反反复复,直到2020年5月,印军单边改变现状,修公路、架桥梁、设置武器装备,再次打破宁静。接着,便是日前大家都知晓的边界对峙事件。
另外,加勒万河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勒万河谷和河口对我国边防十分重要,印军当然不愿意我们前出到河口位置,这也是印军拼死也要赶我们进河谷的原因。
而目前有地图关于加勒万河谷的控制线,都是印军单方面提供的对峙线,但并不是两国的边界线,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两国的暂定控制线应该在加勒万河口与什约克河的交汇处,什约克河应为暂定边界线。
不过,加勒万河口是中国的,中国拥有整个加勒万河谷的所有权。这个所有权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另一个方面则是,洞朗事件是以比较“圆满”的状态进行了结束,“圆满”之处在于对峙双方未伤一人未损一兵。而此次对峙事件涉及死伤事件,印度不论是碍于面子,或者是迫于国内政党以及舆论的压力等等,这都让此次边境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跟以往相比有所不同。
有专家表示,第四轮军长级会谈“至关重要”,但恐怕不会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问题。
另有专家分析,目前来看,中印关系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一种相对良好的状态,但如果双方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彼此释放积极信号,并采取行动加强边境地区信任措施建设,相信这对重要的邻居关系依然有机会和解。
的确,目前两国的互动情势相较复杂,既有诸多的消极面,也有相对积极的一面。所以人们不禁要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预测两国关系发展走势的确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考察中印两国互动关系史,我们会发现近年来中印关系经历了起起伏伏,不过每次还是走出了危机。虽然这次危机较为严重,但如果双方接下来能够都以积极心态应对处理,向彼此释放更多的积极信号,相信中印关系依然有回归到健康轨道的机会。
添加微信:bmzkj01 免费交流解答,并送你一份最新运营推广方案